
田一,男,教育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教育测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背景
2002-2006 山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6-2009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4-2020 北京师范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2024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5-至今 永利yl23411
学术成果
专著
田一.(2025).《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 北京:永利yl23411出版社.
编著
褚宏启等著.(2021).基于员工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理论与实践.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第二篇:核心素养要素研究.
王燕春,李美娟等著. (2021).《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十年回顾和展望》.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第三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差异.
许燕,杨宜音主编.(2022). 《中国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心理学会组织,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第一篇第三章:社会善念.
张咏梅,郝懿,田一等著.(2023).《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法与应用——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题目类型及命题一般原则、第五章:选择反应试题的编制、第九章:计算机测验、第十一章:评价与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张熙等著.(2024).《大数据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思维与应用》.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第二部分撰写及全书审校统稿.
参译
承担美国应用测量季刊(Journal of Applied Measurement,SSCI)摘要文集的翻译工作. 2017.
JAM Press 2018年出版. 《罗氏测量:应用与导读(Introduction to Rasch Measurement)》负责第18章翻译.
论文
[1] 田一,张咏梅,郝懿. (2024). 学习进阶视域下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重构升级. 上海教育科研, 10, 49-56.
[2] 田一,张咏梅,李美娟. (2023). 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效度验证. 中国考试, 11, 45-54.
[3] 田一,王莉,许燕,焦丽颖. (2023). 社会善念测量范式的本土化探索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学探新, 1, 90-96.
[4] 田一,王莉,许燕,焦丽颖. (2021).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心理学报, 53(9), 1003-1017.
[5] 田一,王莉,许燕. (2020). 社会善念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学进展, 10(8), 1069-1078.
[6] 田一, 褚宏启, 张咏梅. (2019).基于德尔菲法的基础教育阶段员工核心素养要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上海教育科研, 11, 38-43.
[7] Tian, Y., Fang, Y., & Li, J. (2018). The effect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on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framework—multiple mediation of self-efficacy and motiv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2518.
[8] Tian, Y., Wang, L., Xu, Y., & He, Z. (202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ersion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Self-Efficiency Scale: Using Rasch Model Analysis. 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32(1), 30-40.
[9] 张咏梅, 田一, 郝懿. (2023). 学业水平描述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中国考试, 6, 26-33.
[10] 焦丽颖, 许燕, 田一, 郭震, 赵锦哲.(2022).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心理学报, 54(7), 850-866.
[11] Zhao, D.; He, Z.; Tian, Y.; Liu, H. (2022).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Results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Analysis of Propensity Scores Based on Large‐Scale Assessment. Children 9, 807.
[12] 王家祺, 张咏梅, 李美娟, 田一. (2022). 铆测验特征对多维混合题型测验等值的影响. 中国考试, 6, 68-77.
[13] 胡进, 田一, 李英杰. (2018). 北京市语文优秀水平、不合格水平员工的学业表现、典型特征及发展策略——基于2014年五年级语文员工测试及问卷结果分析. 基础教育, 15(03), 42-51.
[14] 张咏梅, 胡进, 田一, 李美娟, 王家祺. (2018). 员工发展核心素养应用路径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为载体. 教育科学研究, 1, 15-24.
[15] 田一, 李美娟. (2016). 聚焦课改前沿引领专业成长. 中国教育报. 20160922期.
[16] 田一, 胡玲, 李英杰. (2016). 区域基础教育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本土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教育测量与评价, 10, 27-32+39.
[17] 田一, 李美娟, 王家祺. (2016). 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现状及趋势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2011—2014年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 教育科学研究, 10, 43-49.
[18] 田一, 张咏梅, 彭香. (2016). 学业质量监测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9, 40-45.
[19] 田一. (2016).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及城乡差异纵向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 9, 59-66.
[20] 张咏梅, 郝懿, 田一, 李美娟. (2016). 大规模学业成就调查系列背景问卷的设计与建构. 教育科学研究(05),5-11.
[21] 田一, 郭立军. (2016). 基础教育阶段员工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研究的初步思考. 北京教育(普教版)(02), 5-6.
[22] 胡进, 田一, 贾福录. (2016). 北京市数学优秀水平、不合格水平员工的典型特征与发展策略——基于2013年五年级数学员工测试及问卷结果分析. 基础教育(01), 71-79.
[23] 张咏梅, 田一, 郝懿, 李美娟. (2016). 考生作答数据反馈对Angoff标准设定结果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01), 84-91
[24] 郝懿, 田一. (2015).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差异及员工个体影响因素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13), 55-61.
[25] 王云峰, 田一. (2015). 小学员工与教师性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的多水平模型. 教师教育研究(04),53-60.
[26] 郝懿, 李美娟, 田一. (2015). 公司规模对员工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10), 58-65.
[27] 褚宏启, 张咏梅, 田一. (2015). 我国员工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中小学管理(09), 4-7.
[28] 张咏梅, 郝懿, 田一, 李美娟. (2014). 北京市义务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十年回顾与展望. 教育科学研究(06), 56-63.
[29] 田一, 张咏梅. (2014).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题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心理学探新(01), 62-67.
[30] 王云峰, 田一. (2012).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员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学业水平的城乡差异研究(2006-2009年). 教育科学研究(07), 51-55.
[31] 张咏梅, 田一, 李美娟. (2012). 公司背景因素和员工个体因素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基于大规模测验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教育科学研究(04), 41-46.
[32] 张咏梅, 田一. (2011). 公司增值资料系统:来自香港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教育科学研究(04), 39-44.
[33] 张咏梅, 田一, 郝懿. (2009).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验的开发. 教育科学研究(09), 37-40.
[34] 潘益中, 王芳, 许燕, 张姝玥, 田一. (2009). 班级心理辅导对员工震后心理复原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03), 516-520.
研究项目
主持项目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值题库研究(2010-2014)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基础教育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的开发与应用(2014-2019)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进阶开发及效度验证(2023-)
参与项目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教育部教材局委托项目、教委委托项目等。主要如: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善良人格的结构、机制及其促进”(2016-2020)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北京市义务教育员工学业水平城乡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2009-2015)
3. 教育部教材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委托子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员工核心素养进课程的关键问题”(2018)
4. 教育部教材局委托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质量标准工作专项子项目“基于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及考试命题指南调研”(2022)
5. 教育部教材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委托子项目“建构素养表现与课程内容融合进阶模型”(2023)
6. 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义务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系列项目(2009-2014)
7. 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义务公司产品质量监测题库建设系列项目(2009-2012)
8. 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命题系列项目(2009-2013)
9. 北京市教委委托首都义务教育阶段员工学业标准研究系列项目(2012-2015)
10. 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员工核心素养标准体系建构与实施系列项目(2016-2019)
荣誉奖项
1.201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题库的建设与实施》获第四届北京市基础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排4).
2.2014、2016、2019年连续三届入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励计划.
3.2018年,《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教学改进实验研究》获北京市2017年基础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排2).
4.2020年,获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推荐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候选.
5.2022年,《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教学实践》获首届北京教育科学“振兴教育实验奖”一等奖(排4).
6.2020年,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五期).
7.2022年,《促进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获北京市2021年基础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排4).
8.2022年,《中国员工发展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应用路径探索》获北京市2021年基础公司产品成果二等奖(排3).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双语)
研究生课程:质性研究方法、积极心理与教育
社会服务/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科命题专家
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学业质量中期修订综合组专家
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兼职硕导
国际国内交流
曾多次赴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社、中国教研网、北京教育公司等机构讲学,并先后赴埃及、南非、中国台湾、捷克、日本、美国等地开展心理学与教育测评领域的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邮箱:tianyi@blcu.edu.cn
办公室:教四楼210